作者:登登/萬島之國的我思,故我在「印尼穆斯林社會,據說可以一夫多妻?男生都可以娶多個老婆?」這是近來我身邊的許多男性友人,最好奇的問題之一。 今天,我就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說清楚、講明白,分享多年來在地的第一線觀察與心得。「限制性」的一夫多妻制 一夫多妻,顧名思義是一個男性可以娶諸位女子為配偶,而多名女子共同擁有一名丈夫的婚姻制。《古蘭經》中提到,穆斯林男子可以奉行一夫多妻制,但也明列他們最多只能擁有 4 位妻子。傳統上,他們要娶第二位妻子時,是不需要經過大老婆同意的;但必須公平對待多位老婆,不能為了取悅其中一位而傷害其他者,否則將不具一夫多妻的資格。 在印尼 2.6 億的人口之中,有超過 85% 的人為伊斯蘭教徒,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且法律上也有「平妻」(指一夫多妻下有正妻)制度的相關規範,保障各妻子擁有相同的法律、社會地位。所以,的確值得我們一窺神秘的婚姻制度。開放印尼 vs. 保守派歷經 1998 年排華之亂,軍事政權快速崩解,而歷屆政府也不斷鼓勵開放,力圖帶領印尼成為象徵民主與進步的穆斯林國家。約從 2007 年開始,女權的解放運動和男女平權的概念,也開始在民間醞釀與發酵:如國民民主黨(Nasdem)就曾反對著名伊斯蘭傳教士 Ah Gym 再娶第二任妻子,直言:「作為穆斯林婦女,我們對於配偶再娶第二位妻子感到遺憾,這樣的作為曲解了安拉的原意,也直接傷害了穆斯林婦女的自尊。沒有人願意成為別人的小妾,我們國民民主黨將努力奮鬥,使得一夫多妻制在我們國家逐漸消失。」但保守派仍佔據大部分尚未開放的印尼地區,最著名的代表是繁榮正義黨(PKS)前主席 Anis Matta 曾公開支持「一夫多妻制」,他表示:如果雙方都願意,並且丈夫能保證平等對待他所有妻子,那有什麼不可以呢?伊斯蘭教義保證個人的欲望能在促進社會福利的基礎上得到絕對滿足。「新穆斯林勢力」抬頭一夫多妻的存續與廢除爭議發展至今,徵詢身邊的印尼友人就可以窺知一二,女性反對的比例,明顯大於男性;而已婚的夫妻,相對支持逐漸讓此傳統式微。其實,原因很簡單,印尼國家的建立本來就是「混血」而來:不僅兼容伊斯蘭教和基督教(《聖經》中,嚴格禁止多妻制),在律法制度上,也整合殖民主荷蘭的羅馬帝國法系和伊斯蘭法系;於是成為穆斯林社會中,相對接納民主開放概念的國家。 受到宗教,律法和政治發展的 3 個面向影響,近代的印尼要不是保守派宗教領袖或政客刻意地渲染和汙名化經濟衍生的社會問題,實際上約莫過半的民眾,不分男女老幼,早就拋開傳統,擁抱新經濟社會型態。 這些逐漸成長的「新穆斯林勢力」,主要又以爪哇島的大城市週邊為主,他們奉行中庸的溫和派伊斯蘭教義,並且溫柔看待女性意識抬頭的議題,因為,女性一直以來都是家庭經濟來源的重心,男子多半無穩定工作。非正式關係衍生出的社會問題隨著越來越頻繁的經濟交流,許多派駐工作或經商的非本地人(印尼稱作 ORANG ASING,意旨異鄉人或外國佬),在印尼穆斯林的土地上,卻發展出另類的「文化交流」。這些印尼人與外國人發展出的婚姻關係,通常是個謎,也是不能說的秘密。這些外國人因為長期在外地工作,通常和原本祖國元配的關係,若即若離,一言難盡;也因為生活的寂寞感與生理需求,通常會衍生出以下兩種選擇:一、與元配家庭離婚,和當地人另組家庭二、保有元配關係,卻另外發展小妾或情人的關係不管是哪一種選擇,貼身觀察身邊有類似情況的前輩經驗,歸納之後可以發現共同點在於他們大都透露出「對舊有關係的疲倦」和「對新生活的憧憬」。這樣美好的畫面與想像,就像是短期的強效春藥,的確能帶來暫時的幸福,卻在多年之後,留下後遺症。在華人社會中,非正式婚姻關係下,所產出的小孩叫做庶出或私生子。法律上,庶出和一夫一妻制度下的嫡子女相較之下,在教育和生活上的保障,基本上是天差地遠。而且印尼政府嚴令外國人要與印尼人聯姻,必須出具單身證明,並且在有效期間內,妥善辦理結婚證明等相關證件。 正因為原本的婚姻關係就不甚明朗,再加上印尼政府的行政流程瑣碎耗時(1-3 個月),近乎七成的聯姻,有夫妻之實,卻無夫妻之名,往往最後沒有完成領證登記的流程。最明顯的影響,會是他們後代子女的教育權利與親屬關係的認證上,就是我們所謂的幽靈人口和黑戶。人生,專注一個就夠了另一方面,我的身邊就有個血淋淋的類似案例:25 年前的許大哥,放下原本在中國老家鄉下的家庭(元配和一男一女的小孩),隻身來到印尼打拼奮鬥。20 年過去,事業上,他是成功的,擁有令人稱羨的成就與財富;生活上,他也另外建立了兩個當地家庭(三女一男)。看似人生勝利組的背後,卻有個說不出口的困窘,龐大的家族事業,隨當地子女陸續成年,一一提出分家的提議,這與許大哥原本主張讓元配的嫡長子來繼承家業的意見相左,立即受到了當地老婆們和子女的強烈反對,整整持續了 5 年的訴訟,遲遲無法落幕。在他生病往生前的最後一年,為了逃離家庭風暴和追求心境上的平靜,和我這個初來乍到的台灣年輕人,經過幾次攀談後,成為了忘年之交。他除了對我分享上述的人生故事、以真實告白的口吻,說明內心的罪惡感與不安之外,更不忘時時告誡我,「人生彷如徒手抓沙,貪心的人會失去更多」。想到他窮盡一生都在尋覓幸福,最後卻無法善終,徒留一堆遺憾。除了嘆息感慨,我更想在這裡,勸說所有海漂來打拼的年輕朋友,希望尚未涉入漩渦前的各位,莫忘初衷!人生真的不需要這麼多,專注一個就夠了!最後,我想感謝那個與你第一個牽手走向紅毯的人,若可以,請用一世的修行,來換一段與她共飲一杯清茗的緣分。人與人之間的情,亦如茶道,簡單就是美好,一期一會,一茶一詩,請支持一夫一妻制!※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人生,專注一個就夠了!」──印尼「一夫多妻制」下的婚姻文化,與難解的社會問題》,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關聯閱讀】 你看見真正的穆斯林嗎?你的鄰國、我的母國,生活其實沒有太多不同 穆斯林不只是不吃豬肉而已?淺談「清真認證」與其背後的無限商機作者簡介:臺大畢業,海漂到印尼 ”做工廠 ”。青春寶貴,尋找快速成長與滿足,學習與 12 個國家夥伴共事,體會 team work 真諦。工作外,換下制服,體驗 go-jek ,睜眼看經濟奇蹟背後的奇異現象,參與穆斯林盛會,暫時不用商學院教的邏輯看世界。喜歡陌生攀談,討厭待在舒適圈,停不下思考,是現場主義者。朋友總笑話:等等(登登)我!!小名典故由來。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tulrjqwl537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Anna/換日線專欄阿明是我在泰國聯合國實習時的同事。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我以過往的經驗猜測他哪裡人,講著一口悠閒漂亮的美劇發音,是黑人的他,「應該是美國人吧!」我擅自作主,用著我膚淺的人種和國籍認知想著,而我已經不是第一次犯這種錯誤──曾經也在日本念書時,擅自把來自英國的女孩認定為美國人,就只因為她那身漂亮的小麥膚色──讓我不禁責怪自己這種靠觀察外表下定論的傲慢個性。 ” I am from Denmark! ” 原來阿明來自北歐那富足的美人魚之都。也是,印象中美國人一向邋遢,總穿著過度寬大又褪色的衣服,阿明身材保持良好,高瘦的他總是穿著剪裁合身的雅痞風襯衫,偶爾還戴上個草帽,彷彿像 GAP 形象廣告上揮灑著陽光笑容的麻豆,這樣妥善照顧著自己的外表,怎麼可能是美國人呢?我又開始忍不住這麼想。 即便出身貧困,他們靠教育翻身阿明的個性非常聰明、陽光、正直又溫和,同時對玩笑也是非常木頭,所有政治不正確性的玩笑都時提供他當句點王的機會。跟許多一同實習的聯合國寶寶(父母都為多語言使用者/高知識份子,活躍於國際組織,居住過不同國家)不同的是,阿明並不是出生在富裕、能提供許多知識、資源和人脈的家庭中。阿明的爸媽來自衣索比亞,就是那個曾經因為內戰而飢荒,出現在各個台灣人童年對非洲印象的衣索比亞。 還記得在 2019 年開春的新聞嗎?阿拉伯女子想到泰國聯合國難民署(UNHCR)尋求政治庇護,卻在機場被逮捕。泰國聯合國難民署的後門常會有一些人坐在那裏等候,聽說他們是來尋求政治庇護的難民。阿明的父母也是難民出身,他們是輾轉到歐洲幫自己的孩子尋求一個有機會的人生,所以每次經過那群尋求政治庇護的人時他都特別有感。 「我很感謝我父母,我爸媽都是有念大學的人,但逃難到丹麥後因為找不到辦公室的工作,當起了計程車司機把我們養大。」丹麥畢竟是個比較少移民的外國國家,阿明在長大過程中也是因為他的膚色、宗教與經濟狀況,而遭遇過不少歧視,也因為經歷過不同的成長過程,他的心比許多人更柔軟,也更能同理別人。 主修經濟的他,在美國和英國念過書,分別住了 3、4 年,丹麥政府非常鼓勵學子能出國從不同國家得到不同的教育經驗,全額補助他在海外的學費並提供生活費。而這筆錢並不是像台灣一樣只提供給少數的最優秀那群,而是給那群耐心申請,找到機會的人。要改變一個國家,最根本的還是該從教育,歐洲許多國家,在經濟許可的狀態下深知這點,也非常鼓勵國人出國攝取不同的人生經驗以及資源:除了學費全免以外,總是額外提供許多方式讓學子不需要汲汲營營,能夠在最低限度的安心下就學。我另一個朋友湯馬,出生自經濟極度不富裕的法國家庭,雖然家庭環境造就他個性的焦慮感,但在大學、研究所 6 年期間,甚至之後的到日本海外實習的生活費,也都是由法國政府支出,而這也不是因為他是萬中選一的優秀,而是被教導出尋找所擁有的機會的能力。 這朋友曾經說過,一個對自己體系感到成熟又有自信的國家會鼓勵人才出走,並期待繞了一圈,回游的那群會帶來進步,如果人才真的不回來,那更該審視自己的國家是不是有那裡不完美、不達標,讓人流連他鄉不願意回國。一些對談讓我想起在台灣,總是有一群盲目貶損出國價值的人,彷彿塑膠桶裡的螃蟹,憤怒的將快逃出的螃蟹夾回來,誰都不能跑。 我們都該學習,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寬容阿明是個溫和的伊斯蘭教徒,除了自己不吃豬肉不喝酒以外,他不強加宗教觀在他人身上,我想這很大的因素是來自家庭教育。許多在歐洲恐攻的難民二代,在成長過程中因為遭受歧視和不平等,對生長國產生了很大的不滿,此時父母應對的態度以及散播的觀念就非常重要。阿明說他父母常跟他說,信仰是很私人的事,不需要加諸在他人身上,只需要把自己的部分做好就好了。也因為如此,當阿明參與的丹麥清真寺希望他帶學校同學一起參與時,他一口拒絕了。他說,他一直有在清真寺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真的有興趣的人是會自己去的!阿明虔誠,卻不狂熱。過去曾聽過不少台灣人帶外國朋友(或藝人)來台灣拜訪時,總是開玩笑的強迫他人吃下臭豆腐這種別人已經明講不想吃的東西,我想我們在尊重他人喜好和信仰上,都還有很大需要進步的空間。 對於宗教本身,我興致缺缺,但對於美食我是來者不拒。實習結束前,阿明在甚麼都有的曼谷找了個伊索比亞料理的餐廳,我們一群 20 幾個人浩浩蕩蕩的擠滿了整個餐廳。盛產高品質咖啡豆的伊索比亞位於東非,其實在地理位置上是比較靠近阿拉伯,也因此有許多阿拉伯的影響,包括長相、宗教以及料理。 無肉不歡的我雖然覺得好吃,並沒有像我其它吃素的朋友一樣,在充滿不同口味 HUMMUS 豆類料理的餐桌上得到滿足;但阿明那天雀躍的身影,臉上那個因為大家也喜歡自己文化食物時得到認同的喜悅感,事經 3 年,還深深印在我腦海中。※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鼓勵「人才出走」、真正「尊重不同」:那些聯合國同事教我的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關聯閱讀】 台灣入聯路茫茫,我們還是可以「在聯合國上班」──不過,那不會是你「模擬」的模樣 〈聯合國升職記〉代表UN全貌嗎?──正職「菜鳥」的另一種聲音作者簡介:屏東人,十五年前高中時,無法妥協沒有道理的奴式教育,開始大流浪。先後唸書,工作,長住過6個國家。2014年辭掉在新加坡的工作來到了日本唸研究所,就職。一直到現在為止,都還在摸索自己,還在學會放過自己。非菁英,從來都不積極,經歷過許多以後,希望能跟大家說的是,狼性不是什麼必要的東西,當人就好了。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tulrjqwl537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5 Mon 2017 12:31
  • 美女

图片
图片

tulrjqwl537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5 Mon 2017 12:31
  • 空姐

图片
图片

tulrjqwl537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5 Mon 2017 12:31
  • 直播

图片
图片

tulrjqwl537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5 Mon 2017 09:39
  • 預設

图片
图片

tulrjqwl537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5 Mon 2017 09:39
  • 車模

图片
图片

tulrjqwl537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5 Mon 2017 09:39
  • 自拍

图片
图片

tulrjqwl537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5 Mon 2017 06:52
  • 影片

图片
图片

tulrjqwl537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5 Mon 2017 06:52
  • 影城

图片
图片

tulrjqwl537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